“景德镇”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官窑之一,因窑址位于江西景德镇而得名“景德镇”,作为赣东北最有特色的青花瓷,以烧造风格独特的青釉器著称,俗称“景瓷”。
景瓷釉色品类丰富,尤以五彩、斗彩、粉彩等名贵瓷品饮誉海内外,在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曾经是瓷器工艺的巅峰时期,后由于制瓷技术、审美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影响,逐渐走向衰落,以至停烧。
景德镇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明末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中:景瓷出江西,其碗碟多是敞口,薄而晶莹,有青花、釉里红等特色瓷品。
景德镇是宋代的名窑之一,遗址坐落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东南境的昌江河流域。景德镇因隶属于景德镇,而景德镇在唐以后改为“陶器州”,并成为赣东北地区的州郡治所。我国唐宋时期的瓷窑,一般以所在的州、县命名,所以景德镇就是当时的陶器州。
简称景瓷。
景德镇瓷器最早出现在晚唐时期。
兴盛于两宋及元初,明代中后期趋于衰落,以至停烧。
历史上景德镇以烧造风格独特的青釉瓷著称。
景德镇,根据瓷器的颜色来分可以分为青花瓷、釉里红瓷、彩瓷三种,亦称“青瓷新”、“红瓷新”、“彩新”,而“瓷”的称呼则在宋代就已有之。
因从窑址出土或采集的实物看,景德镇青瓷器中碗碟类占绝大多数,碗碟在宋代文献称之为“碟”或“瓷”,所以景德镇青瓷器又统称为景瓷。
碟的本义是碗碟,瓷的本义则是比碗碟小的器皿,或者说是一种小碗碟,景瓷即指景德镇青瓷器中的碗碟类。
在现在的赣东北方言中,大而深的碟仍称为“碟”。
景瓷是宋代江西地区生产的既登大雅之堂又流行于大众的民间造物,它包含着区域内民间各阶层在特定时期所积淀的宗教、政治、理想、愿望、民俗心理、审美情趣和艺术传统,富有浓郁的时代色彩,显示出鲜明的地域特色,蕴含着科学的精神。
对此进行发掘整理,并从中汲取养分,总结出一套可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造型理念,为提高当代造型的设计能力和审美水平、把握时代特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1、景瓷的实用主义明代吸收了儒、道而成的理学“格物致知”的思想,将前朝的浮华、虚幻的风气给消除了。
这不可避免地给艺术和工艺带来了一个务实风格的时代。
如明画家沈周曾经研究山水画中的峰回路转,这种反对虚无缥缈,追求写实、具体的风格,使那时的人们普遍认为工艺品必须首先满足人们的实用目的,美观可以不用过多计较。
这种观点也是源自朱熹的“格物致知”之理。
即通过观察具体事物来认识天地万物之理。
人创造器物是据理的,不言而喻也就是效法自然。
这种思想对人们设计生产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所以明代的陶瓷都以质朴的造型取胜,很少有繁缛的装饰,使人感受清新的自然之美。
可知,明代景德镇工匠在制作景瓷时分为三种类型:大型碟,口径在15厘米以上;中型碟则在l1—15厘米之间;小型碟,口径在11厘米以下。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大口小足,形如漏斗,为的是适宜盛放食物和饮品,该设计既美观又实用。
火候达到时,便关闭窑门,使窑门缺氧,氧化焰转为还原焰,而釉色变化的关键在于还原焰的度。
瓷釉色所含的金属氧化物在不同性质的火焰中燃烧呈不同颜色,例如氧化铜在氧化焰中按铜的含量不同而呈现绿或兰,而在还原焰中形成乳化亚铜,呈紫或红色。
例如上述“青花”瓷釉中的氧化钴的熔融和结晶是和窑内的高温及其冷却速度有关。
这种结晶又与釉中的其他元素经过理化反应。
明代景德镇工匠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项复杂的技术,并能运用自如诸如“窑变”这一类的制瓷理论。
4、碟的亲和性景瓷造型,不论大小、还是敞口、撇口、敛口、束口,都带有一种自然亲和性,透露出温暖的人文主义关怀。
它融和着地域的历史传统的人伦意识和文化心态,如束口碟,敝沿束口,腹微弧,浅圈足,外口沿以下约1—1.5厘米左右向内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作用在于盛放物品时既可控制重量的分寸,又可避免溢出,该凹槽俗称“注水线”。
此类碟腹较深,器形整体较饱满,手感适中。
景瓷造型别致,边薄底厚,胎骨厚重、坚硬,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隔热性。
当地百姓至今流传一种说法,说即使在三伏天用景瓷盛汤也越宿不冷。
因此,正如《茶录》所云:“景德所造者青白,纹如雪花,其坯微薄,温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
出他处者,或厚或色杂,皆不及也。”
在色彩上,景瓷之釉用的并非是上色釉,而是天然的原始釉色,经高温烧制而成。
在景瓷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窑变”带给我们的新奇感受。
如“青花”瓷碟,在挖掘中有看到二次施釉的瓷片,因为在赣东北地区,至今仍有一种鸟在胸颈处有大小不均的青白相间的斑点,它凝聚着匠师们独到的观察和感悟,这融和着山水之色、人、自然灵魂之色,无疑会给人带来某种精神上的愉悦。
体现了朴素的人与自然与器物的浑然天成。
如上图,碟身为白色的釉面上不规则的分布着一粒粒的青白色斑点,似雪花图案,其浑然天成只感正如国画中说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历史是永恒不尽的长河,赣东北地区的这一传统景德镇瓷器造型设计虽经过了漫长的历史,但在现代人越来越追求自然、回归本真的时代,它仍以其特有的地域风格、特殊的美质、独特的形式语言创造了耐人寻味的审美意蕴。
对我们所处的后现代的设计思想仍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