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振奋的是,众多软件开发者们正凭借着他们的独创思维,不断拓展和创新软件应用场景,开辟出基于新型基础设施的软件开发新技术、新领域。
“注重基础性研究”、“布局前瞻性的产业发展战略”、“打造支撑型技术创新体系”……这些指导方针,正是我国在数字经济时代对软件发展基础设施进行的顶层设计和超前部署所取得的成果。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核心的软件产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背景下,已然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关键技术不断突破,软件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软件产业不仅形成了以基础软件为核心的高度发展的产业格局,也涌现出了一批独具特色的“软件+”新业态。这些新业态依托新型基础设施,推动了软件产业规模超过千亿级,充分展现了创新技术的“溢出”效应和“杠杆”作用。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层出不穷,引领着科技领域的变革与发展。从科技行业的发展脉络来看,每一次科技创新的浪潮背后,都离不开有形或无形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
例如,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是电子商务兴起的基石;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又直接催生了一批以在线购物、社交工具、直播带货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产业;而在应用层面,围绕微信小程序产生的开发、产品、运营等领域的就业机会已有百万之多。
从数据中心建设带动算力和大数据产业发展,到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应用,这些“基础设施”不仅发挥着自身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为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供重要平台,而且能够撬动产业变革,成为推动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进而形成创新生态和构建新的产业链。
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还需有超前的眼光。实践证明,我国云计算平台的提前布局,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发挥了关键性新型基础设施的引领作用。
云计算平台上的新型智能终端、沉浸式购物体验、虚拟现实游戏等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涌现,进一步激发了用户的新型信息消费需求。
可见,适度的超前部署,既是着眼于打牢基础,也是放眼未来。
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下,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日益加深。通过加大科技和产业投资,提前布局、超前部署软件发展基础设施,将为更多创新场景提供“孵化期”,助力我国早日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开辟新领域、赢得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