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下午有点干燥,窗外阳光明媚,树叶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似乎在诉说着这个城市的故事。
这是我在北京扎根后的第一个秋天,以往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忙些什么,其实都不过是自以为是罢了。
办公室里今天已经安装了暖气,这里是自主城,不是集体供暖,而是家家户户用液化气烧壁挂炉。有时候,我想着隔壁两家烧暖气的时候,我家却没有开启,不知道这种心情是否也像老板一样节俭。(有时候心里想着,如果隔壁邻居跟我一样想着取暖,那该多好…)
这个三层的办公室不算太大,但是很紧凑:楼上是侯总的办公室和接待室(我几乎都霸占了办公桌),中间一层是样板柜和助理办公区,这里是我们星宸公司的核心地带,侯总经常在这里抽着烟指点江山,所有的订单也都在这里诞生。下一层则是两个哥哥的宿舍,有一个卧室和一个客厅,客厅里摆放着沙发和电视。最近,大哥一直在追看电视剧。
(11月17日随笔)每天中午吃完饭,我们都会在自主城绕上几圈,今天也不例外。戴上手套、围着围巾、换好鞋子,我走出了办公室,“咝….”一股冷风迎面而来,我不禁打了个寒颤。穿过大堂(其实是两边通风的过道),走上办公楼外的小道。外面阳光明媚,虽然没有夏日的炎热,但是也让人感到很舒适,偶尔吹来的凉风,让脸有些刺痛,却又让人更加珍惜南方秋天的温暖。
小道的两边是树木和矮丛,夏日里郁郁葱葱的树木现在已经变得稀疏,剩下的焦叶随时都可能掉落。矮丛还是绿油油的,但是失去了大树相伴,似乎也显得有些孤寂。走在小道上,踩在枯叶上,脆脆的断裂声,还有身边走过的行人,让这种声音变得更加杂乱。
小道上布满了落叶,每天都会有人清理,但是总赶不及落叶的速度。看着满地的落叶,这也不失为北京秋天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11月18日中午漫步)晚上回家后,我全副武装出门了。侯哥又出去会友了。我走出小区,来到亦庄企业文化西园走大圈,一圈近5公里,比在家里转五圈轻松多了。已经是北京的18:15了,天色已经暗下来,但是到处都是灯火通明,黑天白天也没太多感触。
这个文化园很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个发电大风机,我想这里的用电应该是自给自足的吧?往里走,是一路湖水和桥,有小土坡、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还有儿童乐园和健身器械围绕的广场舞场地(不是我想的,是牌子上写的)。
园中树木繁多,我转圈就是穿在其中,一边走着一边看着,真的很惬意。外面的温度在零下4度左右,身边锻炼的人群不少,他们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只剩下两只眼睛。这时候,我不禁想起了东莞的元美公园,那里因为一个人,让我常常在运动中看到不认识的人,想要交流,却又感到伤感。
来到北京,身份不同了,心态也不同了,认识的领域也不同了。有时候兴高采烈,有时候悲观失望。
我总是想:我就是我,到哪里都不会变。但是事实却告诉我,我在变化。不再认为自己懂得很多,也不再认为努力就一定有回报……未来的日子,在北京的日子还待调整心境。今天晚上,大哥要坐火车回南昌探亲了,虽然有点舍不得,但也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