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以BT为代表的超级平台已在营销中占据重要地位。
平台营销已不再仅负责品牌末端的电商运营和广告投放,而是涵盖从平台的数据分析、消费者洞察、策略计划直到行动的整个业务流程。
如果说15年属于平台的探索和技术设施搭建时期,那么16年,「平台营销」已然初具雏形。各大平台开始与品牌全面对接,深度合作。
根据平台规模、用户规模以及平台为品牌提供的特色营销解决方案等维度推出《SocialBetaTopList|16年最具营销价值平台Top1》以下榜单排名不分先后:
No. 1 腾讯社交广告
腾讯的下一个增长引擎是社交广告。从QQ空间沉浸信息流广告到微信朋友圈原生推广页,本地推广广告……一直以来覆盖了微信、QQ、QQ空间、QQ浏览器等多个社交场景的腾讯社交广告在坚持原生广告的思路上不断创新广告形式。
此外,通过腾讯广告联盟为外部流量主和广告主搭建的共享经济平台,腾讯社交广告还通过不断精进的跨屏营销、人群拓展和智能出价的技术为广告主和流量主提升投放效率和效果提供支持。
拥有8亿+用户社交流量、强大的数据技术和丰富的广告产品,腾讯社交广告为品牌提供精准人群画像,实现从认知到互动,并在社交场景下自然触发转化。
No. 2 天猫
内容化是阿里巴巴16年的大方向变化。对于天猫而言,它也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卖货平台,而是成为品牌数字化转型和升级的主阵地。
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营销解决方案莫过于天猫为品牌提供的集品牌形象传播、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以及达成销售于一体的「天猫超级品牌日」。号称是天猫为品牌打造的专属双十一活动,16年先后有玛莎拉蒂、奥利奥、戴森等近百个品牌参加了天猫超级品牌日活动。
此外,顺应直播潮流的天猫直播也帮助品牌触及更多消费者,并直接转化销售。背靠阿里大树,每年4亿多购买用户带来的强大数据优势,多媒体平台和内容渠道让天猫成为品牌在探索数字化转型和打通全渠道零售路径时首选的合作平台。
No. 3 微博
今年微博最热的话题之一,莫过于从最初的14字文字向图片、短视频、直播进行全方位的覆盖。凭借富媒体的内容表现形式,微博二次崛起,市值迈入「百亿美元俱乐部」。
目前,凭借着月活用户数近亿,日活用户1亿多,近九成为移动端用户,微博已成为移动营销时代连接品牌与粉丝的重要社交渠道之一。
为品牌提供品牌类、效果类以及粉丝经济玩法等一揽子社会化营销解决方案。借助微博的强话题传播能力和在娱乐领域的深耕,品牌不仅可以借势台网、节日、电影等热点开展实时话题营销,还可以自造创意营销事件或话题策划。
此外,微博与淘宝、天猫之间的交易链数据也已完全打通,品牌可以直接实现销售转化。
No. 4 知乎
刚刚完成D轮融资的知乎已经成为独角兽阵营一员。虽然截止目前超过65万的注册用户数和185万日活数与BT等巨头相距甚远,但高知、具有独立思考力和判断力的知乎用户特征,以及知乎站内形成的崇尚认真讨论和回答的氛围让知乎获得更高社会认可和用户信任。
优质的内容基于关注者、话题等多个节点能迅速扩散到相关人群。对于品牌而言,重要的是要升级自己的营销思路——从「单向曝光和浅层信息传递」升级为「双向沟通加深度影响」,从以往高高在上的神探走下来,用有价值的内容「平等」地与用户沟通。
No. 5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16年初提出的年度广告营收目标是6亿人民币。截至16年9月底,今日头条拥有6亿用户,日活用户超过66万,单用户日均使用时长是超过76分钟,仅次于微信。
「广告信息化、分发自动而精准化」应当是理解今日头条强大的商业变现能力的密码。但对于17年的今日头条而言,最重要的是提升内容质量,毕竟技术中立不能等于价值中立,也不能避开价值问题。
No. 6 爱奇艺
16年,凭借着《老九门》、《余罪》、《太阳的后裔》等几部「现象级大剧」,以及为会员提供的IP生态服务等,爱奇艺以4%市场占有率保持了其在付费市场的领先优势。
但烧钱的版权大战让爱奇艺仍然需要卖出更多的广告。去年爱奇艺推出众里群T、一搜百映、闪植等让广告无缝融入视频场景的广告产品。16年,爱奇艺主推的创新广告产品「原创贴」、「创可贴」,这次把重点放在了将广告自然融入内容情节,也契合了当下的内容营销趋势。
▲爱奇艺「创可贴」广告围绕大IP剧集《老九门》,乐事薯片、新养道、爱前进以及探探pp先后试水「原创贴」广告,实现所谓「内容即广告,广告即内容」。
17年爱奇艺的内容仍围绕打造IP剧为主。这对想要借势热门内容的品牌主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
No. 7 网易
网易16年传递的「有态度」营销价值区别于其他平台。在提供新闻、音乐、漫画、游戏、海淘等多元服务的同时,也将品牌与用户的多元需求相结合,推出不同的多样合作案例。
如为肯德基早餐产品量身定制的《早安地球人》栏目合作,网易与东风日产合作的「理想音乐人扶持计划」,网易漫画联合麦当劳策划的「艾木娘の不思议之旅」活动。
而16年,网易也在通过布局直播领域,延伸「网易态度营销」的维度。在营销解决方案上,将直播的实时性、直观性与品牌营销结合,缩短品牌与用户间距离,并注重提升内容质量。
据悉,17年网易还计划将VR、I、语音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营销创意。
No. 8 乐视
虽然关于资金链断裂的危机让乐视屡屡陷入风口浪尖,但乐视生态营销一直是乐视三大核心收入之一。聚集旗下乐视体育、乐视视频、乐视超级电视等多个场景平台,乐视继续延续着「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商业模式。
16年Dior推出中国七夕限定款手袋,其中一个传播和发售渠道是乐视超级电视的Dior企业轮播台。而乐视体育旗下的赛事资源也成为品牌聚集的好内容。此外,乐视体育还与品牌一起创造赛事IP,乐视体育与东风日产启辰联手创立了大型公益骑行赛事。
No. 9 美团点评
15年,大众点评网与美团网战略合作成立「新美大」。合作之后,聚集地推团队和全国4万家合作商户资源的美团点评对品牌而言无疑是一个具有渠道开拓能力的媒体平台。
围绕电影营销,美团点评与猫眼电影一起为雪肌精、途安分别与热门电影IP《爵迹》、《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进行结合,与兰芝打造七夕电影节活动,并打通用户体验和销售闭环。
16下半年,美团点评还推出了品牌进店试销方案,帮助品牌解决渠道开拓需求,首个试水品牌是可口可乐,美团点评与可口可乐联合在杭州举行「无乐不欢美食节」,由美团点评牵头,可口可乐为线下商务购买线上曝光和传播渠道,合作商户在线下保证相关团单和物料准备,实现三方共赢。
No. 10 Facebook
尽管因视频数据造假事件备受争议,但每月有超过17亿用户使用Facebook仍是品牌出海不能绕过的社交媒体平台。此外,每月还有5亿用户使用被Facebook收购的Instagram。
庞大的用户数据让Facebook能为品牌提供用户兴趣、偏好等洞察参考。除了品牌主页,Messenger、竖版视频、直播功能FBLive为品牌提供了多维度与用户进行沟通。
以FBLive为例,小米发布新机Note和小米MIX当晚,其副总裁HgoBarra在FBLive进行英文直播,为海外粉丝介绍产品,进行互动,实现了线上下互动的完美结合。
总结
16年,各大平台都在积极拓展营销业务,为品牌提供更多元化的营销服务和解决方案。从社交广告、内容营销、精准投放到直播、IP打造等各种营销方式的应用,都让我们看到了平台营销的巨大潜力和发展趋势。在这些平台的助力下,相信我国品牌将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