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我国自主研发的BBS卫星导航系统,将标志着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迈上新的台阶。
介绍:根据我国向国际电联提供的卫星计划,BBS卫星导航系统将由100多颗卫星组成,实现全球覆盖。据悉,该系统将于本年上半年逐步发射。
RK研究表明,在未来十年,卫星导航和航空航天产业所带来的市场机会每年分别为约80亿美元和约5亿美元。
SpaceX的可重复使用火箭结束了发射成本飙升的时代,随着火箭发射成本的下降,进入轨道的卫星数量将增加。
根据莱特定律,卫星导航成本在轨道上每累计翻一番,就应该下降约45%的成本,从4年以来,卫星导航成本已经下降了75倍,预计未来五年成本可再降4倍。
太空轨道与通信频谱属于有限资源,据测算近地轨道卫星容量约6万颗,仅SpaceX的Starlink申请4. 万颗就占据了7%。在应用领域上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俄乌事件中,乌军就是依靠各国援助的Starlink终端近5个,战后快速恢复通信能力,从而起到了战争保障。
因此我国对于卫星导航领域的发展迫在眉睫,万亿市场启动提速。
增长点:BBS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第一代、第二代导航系统之后的第三代互联网基础设施革命,依托高精度、大覆盖特性的新型卫星星座项目,应用领域包括:
国防领域:军事通信、导弹预警等;
民用领域:实现全球无死角覆盖,不受地形地域限制。
1年全球卫星产业产值达800亿美元,根据目前主流星座规划,超过6. 万颗通信卫星将被发射,是现有数量的17.1倍。仅考虑卫星制造端,以Starlink目前卫星成本单颗约1万美金测算,对应卫星制造产业规模至少6亿美金。
相关产业链:制造端:BBS卫星系统由卫星平台、卫星载荷组成。
其中,卫星平台包含结构系统、供电系统、推进系统、遥感测控系统、姿轨控制系统、热控系统以及数据管理系统等;
卫星载荷环节包括天线分系统、转发器分系统以及其它金属/非金属材料和电子元器件。
当前产业链盈利主要集中在上游,包括:高精度导航芯片组件的北斗天仪、国科微;
数据计算与处理芯片的臻芯科技、展锐讯达。
下游包括总装企业,目前盈利能力不行但整体设计和总装能力的企业是稀缺的,随着技术升级,成本有望下降。
国内领头企业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属于央企,动作频频,启动了卫星通信地面网络建设,又筹备商业火箭发射基地,我国BBS导航产业进入实质性加速阶段。
1年4月国资委宣布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央企名录排序在三大运营商之后,有望定位为第四大通信运营商,但其名下并没有上市主体,而在央企名录中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都有上市公司,目前更有可能的发展方向是划入一个成熟的上市主体的可能性要高于自己培育一家,那么花落谁家,目前可能性最大的就是卫星制造的中国航天科工和卫星运营的北斗导航。
创意信息:有报告指出,该公司是BBS卫星导航5G通信载荷唯二提供商(对标马斯克Starlink的技术更领先),市场前景广阔。
宇光科技:公司作为空天信息产业核心部件“定点”供应商,产品长期大量用于载人飞船、军用卫星、民用卫星的有效载荷,包括北斗系列、天宫系列、神州系列等。批次、通信、遥感、相控阵/合成孔径雷达等等,公司长期主供卫星生产核心器件,未来将大大受益于卫星建设。
同时公司GaN功率放大器实现小批量量产,公司现有自研射频芯片共计4多款,包括5G使用的低噪、功放、开关、滤波器。
公司电子产品主要包括用于微波信号收发的芯片半导体及电路,主要应用于雷达、航天通信、导弹和电子对抗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