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网络安全,何谈国家安全;推动网络强国建设,我国正迈出坚实步伐。
在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十八大的召开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将网络强国的理念正式纳入国家战略目标,为我国网络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欲建成真正的网络强国,我们还需要明确网络强国的形态,认清当前存在的短板,并思考未来加快这一目标的实现路径。
网络强国:应有的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要建设网络强国,不仅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崭新的问题——何为网络强国?根据《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中的种种表述以及笔者的理解,网络强国至少应包含以下特征:
首先,网络基础设施要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包括网络规模、宽带普及率,及与网络产业相关的竞争力等。
其次,要有明确的网络空间战略和国际话语权。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各国在网络空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拥有明确战略和发展的话语权至关重要。
再次,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是关键。操作系统和CPU技术等领域需要我国企业迎头赶上。
此外,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要完善,既包括国家网络安全,也包括个人隐私保护等。
中国网络强国建设现状:大而不强
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中,中国已成为网络大国。然而,从总体来看,我国网络形态可称之为“大而不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信息化发展指数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相符;二是宽带建设相对落后;三是自主创新动力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四是中国不同地区间“数字鸿沟”问题突出。
加快网络强国建设:多措并举
面对当前挑战,加快网络强国建设需要国家、市场和个人三个层面共同努力:
从国家层面看,要制定国家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推进关键技术研究与创新,突破技术瓶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水平;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网络安全。
从市场层面看,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互联网企业;营造良好公平的市场环境,鼓励创新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发展。
从个人层面看,提高全民网络安全意识与技能;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
总之,建设网络强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团结一致,为实现网络强国的伟大目标而努力拼搏。